冷血动物的体温是如何变化的?
1、变温动物又称冷血动物,因为鱼,蛙,蛇等冷血动物的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仅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的体温。
2、当外界环境的温度升高时,动物的代谢率随之升高,体温也逐渐上升,它们便被动地离开不利的环境;当外界环境的温度降低时,动物的代谢率也随之降低,体温也逐渐下降。
3、变温动物是没有体内调温系统的动物,自身体内不能恒定体温要通过照射太阳等方式来保持体温的,或者以行动来调节体温。所以变温动物一般不在夜间活动。如蛇、鳄鱼等较大的冷血动物早上需要晒太阳以使体温升高,这样他们才能活动,因此它们几乎都是白天活动,夜间休息。
为什么冷血动物没有感情?
首先呢,这个问题的描述有一点偏差,在正文开始前我得纠正一下,“冷血”的说法一定会让动物学家炸毛,应该说是变温动物。人们一般提起这个词能想到的主要有爬行类,两栖类。但其实动物界中除去哺乳类与鸟类之外的所有动物都是变温动物,而以昆虫为主的节肢动物又占动物界总物种量的65%,没想到吧,其实变温动物才占据了绝对的数量优势。
然后说重点: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从生理上来说基本没有多少特别明显的界限,正如大家都熟悉的,既可以产卵又喂养乳汁的鸭嘴兽一样,在过去的形态学分类中,博物学家就为此大伤脑筋--它到底算哺乳类还是鸟类呢?(其实它与鸟类没有亲缘,是一种原始的哺乳动物)
有很多我们以为的不同动物种类间的区别其实并不存在。比如说,多数人认为冷血动物并没有感情而温血动物普遍存在感情其实就是一个成见。变温动物也是有感情的,我们可以用最为人们所歌颂的亲情来改变一下看法。
精养后代的蛙
在两栖类中,有一种生活在亚马孙雨林中的蛙名为草莓箭毒蛙,它的繁殖与一般的青蛙可完全不一样。
在中国常见的两栖类有中华大蟾蜍和虎纹蛙,它们会在繁殖季产下大量的卵,常可多达500~1000颗。产卵后亲代就对自己的后代不闻不问,任其自由生长,在孵化之前就会被各种掠食动物吞下不少,变成蝌蚪后又要被吃掉不少,长成小蛙后还是会被吃掉不少,能成功长到性成熟的个体不足百分之一。
这可能也是我们认为这些动物“冷血”的原因吧,但对于草莓箭毒蛙来说,它们可谓是真正的好妈妈,每到繁殖季,雌蛙也会在湿润的枯叶上产卵,但是每次只产四五个,甚至还不如一些温血动物生的多,那这么少的后代要怎么精养呢。
等到卵孵化后,箭毒蛙妈妈就一个一个把小蝌蚪背在背上,跳到凤梨的叶腋处,那里有很多积水,可以让小蝌蚪安全地藏在其中。那么小蝌蚪吃什么呢?方法你们一定想不到,箭毒蛙妈妈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回来一次,产一个卵。这个卵可不是小蝌蚪的兄弟姐妹,它是一枚未受精的卵,不会孵化的。没错,这就是给小蝌蚪的食物,小蝌蚪会一直食用这些“特级营养品”直到变成小蛙。
背着宝宝的蛙
没错,这个过程是不是和哺乳动物养育后代的方式非常类似?蛙妈妈不仅要记住自己藏宝宝的地方,还要持续不断地用来自自己身体的营养哺育孩子,这种复杂行为只能用“母爱”来形容了,是的,“冷血”动物也有亲子情,它们并不像偏见中认为的那样,总是以机械地行为对抗着大自然。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蛙也有惊人的后代培养方式,下面要介绍的叫扩角蛙,这小东西长的可真别致,眯眼尖嘴到处是棱角,体长只有几厘米,生活在南美洲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国的亚马逊河上游流域和安迪斯山脉低坡度地区。
扩角蛙不仅长得有成长,它的成长过程也非常有意思,扩角蛙的发育过程中没有蝌蚪阶段,卵孵化出来就是小蛙。这是为什么呢?为了贴身抚养呀!扩角蛙每次产十几个巨大的卵,相比于它只有5~6厘米长的体形来说,每个卵都有差不多0.7厘米,比一般的蛙卵可要大多了。
这么大的卵就是为了直接形成小蛙准备的,产卵后雌性蛙会从鳃弧中分泌一种胶质将卵直接粘在背上,数周之后这些小蛙就都来到了这个世上,挤在妈妈背上。
这带娃的尽心尽力可比不少哺乳类都要强,让幼崽的生存机率大大增加。其实这么做的不仅是扩角蛙。芬蛙、囊蛙、碟背蛙、幽蛙都有直接背着宝宝的习性。不过从感情细腻程度就远不如给孩子送饭的草莓箭毒蛙了。
亲代对子代的感情可以说是所有感情中最基础的,对种族延续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变温动物因为新陈代谢速率的限制,大脑没法像恒温动物一样发达,但是感情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行为模式,进化可以赋予复杂动物以感情可以说是必然的,而蛙作为看似脆弱实则为最成功的四足动物,遍布了七大洲中的六个,拥有感情是非常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