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不仅仅是一门生意 还事关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来源: 发布:2022-08-19 09:29:05
“我现在要多攒钱,为以后的养老生活提供物质保障。”这是杭州某90后对未来的规划。

打开小红书App,关于“90后养老”的话题的笔记多达3500多篇——“29岁,开始给自己准备养老金”“90后养老攻略”“90后养老群”等话题引发热议。

现在的90后、00后似乎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担心工作、担心房子、担心结婚、担心子女教育,乃至现在就开始为几十年后的养老问题布局。

A

年轻人“养老焦虑”问题凸显

“养老靠自己”观念深入人心

杭州小伙骆成潇今年28岁,他刚刚拿出500元为自己买了一份养老目标基金,表示之后会弄成定投,以达到积少成多的效果。大学毕业在杭州才工作了1年的娄丹,早早给自己买了一份200元/年的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其实我也不是很会未雨绸缪的人,养老保险主要是买个安心,因为身边不少朋友都对养老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也有些规划。”娄丹说。娄丹还告诉记者,她前阵子回了趟老家,目的就是和爸妈一起考察当地的一家养老院,“给父母提供参考意见,也让自己的养老计划心里有点底。”她说。

2020年,清华大学与腾讯联合发布的《国人养老准备报告》显示:80后、70后养老需求迫切,相应比例高达80%和85%,但也有超7成的90后开始考虑养老。

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9亿人,占比13.5%。据世界银行测算,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会超过20%。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变得日趋严峻,个人与社会的养老成本将持续走高。

面对严峻的养老形势,对于父辈所奉行的养儿防老观念,90后、00后更倾向于养老靠自己。在业内专家看来,这意味着当代年轻人至少要提前30年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准备。

B

跨界资本纷纷入局

养老赛道迎来热闹时刻

当90后都开始关心自己的养老,开始关注并考察养老院,养老的赛道看来是真的有点火了。今年以来,养老赛道诞生了多笔融资,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有7家养老相关公司先后获得融资。腾讯也在养老赛道上公开了它的第一笔投资。

近日,国内最大的居家医疗照护服务机构福寿康刚刚完成新一轮工商变更,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赫然在列。而公司上一轮融资,正是由红杉中国领投。早在2010年,万科、保利两大房企就已经入局养老产业。至今,中国大约有30家房企已在养老领域有所布局。

跨界资本纷至沓来,从侧面说明了中国的养老产业或将迎来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社科院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预计能达到13万亿元。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表示:13-15年后,养老产业将会替代房地产成为中国第一大行业,形成超过10万亿级的大产业。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曾表示,老龄化是中国人口结构的长期趋势。红杉中国曾推出了《2019年中国城市养老消费洞察报告》,也被业内人士称为一份深度老龄化进程中的创业指南。报告里,养老产业被视为“一个供给没追上需求的市场”。

C

资本加持下的高端养老机构

老人经济实力雄厚是第一要素

杭州养老机构的现状如何?记者开始走访。

“良渚随园嘉树从2015年初开始运营,面向未患有精神疾病和传染病的所有退休人员开放。目前已有1000多位老人入住,入住率100%。一套住宅的租金为150万-160万元/15年,中途可以退租。在园区内消费大约是每人每月一千元左右。我们园区内的老年大学、体育文艺活动的参与率高达80%。”杭州万科随园嘉树养老园区副总经理张班说。

2021年,杭州泰康之家大清谷医院开始投入运营。这是泰康保险集团在浙江省内投资建设并投入运营的第一家医院。园区中设立了1所1级综合医院,含有体检科、全科、内科、外科、康复科、口腔科、妇科、预防保健等科室,主要为入住大清谷园区的老人提供实时的医疗服务,医院的重点放在了体检、慢病管理和康复医学上。

记者发现,入住万科良渚随园嘉树养老园区的老人们多以离退休的公务人员、高校教师和企业高层为主。他们一般经济实力较为雄厚,负担得起过百万的入住费用。而泰康大清谷完善的医疗配套服务堪比一家小型公立医院,也非低收入人士的性价比之选。

目前,保险公司、房地产企业以及金融资本陆续进入养老行业,推动了养老产业现代化、数字化、精细化发展。“我们园区很多老人的子女都长期在国外,他们会利用微信视频等各种通信方式来保持和老人、护理人员的联系,三方的关系都比较和谐。”张班说。

记者手记

我们终将老去,而世界永远年轻。养老不仅仅是一门生意,还事关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记者探访多家杭州养老机构发现,目前杭州的养老机构发展现状良莠不齐,高端的价格不菲,低端的硬件落后、服务欠佳。

除养老资源分配不均、设施老旧、年轻化专业化的养老护理人才缺乏等传统痛点外,数字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也给养老产业带来了新的问题。现在杭州的养老机构开始普及使用高科技数字化养老软硬件设备,这本来是好事,但不少老年人观念传统,对接触并熟练掌握新技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即便学会如何使用,也要耗费比年轻人高得多的学习成本……这些都是在未来的养老机构建设中,需要不断进步、磨合、调整的若干关键点。(记者 徐晟哲)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