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师承鲁迅,面对不幸婚姻,互不干涉24年,去世各不相见|世界热资讯

来源:唯物历史观 发布:2023-05-01 09:45:56

他在有限中见着永恒;他的精神似一粒无形的埃尘,追随造化车轮不停地前进;他的灵海中常常啸响着伟大的波涛,应和更伟大的脉搏,更伟大的灵潮。

这个他,指的是鲁迅,写下这句诗的,就是著名作家,同时也是鲁迅曾经的学生——苏雪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位出生在19世纪末的女作家,一生笔耕不辍,教书育人,成就非凡;然后事业上的成功不能掩盖其婚姻上的失败,24年名存实亡的婚姻也成为她人生最大的败笔,

一、少年求学,困难重重

苏雪林出生在苏州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在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指导下,掌管家族内部大小事务的祖母对于她的管教非常传统偏见,她不能像男孩子一样看书习字,四岁的时候还被迫裹了小脚,这也成为她都挥之不去的阴影。

无法“名正言顺”的在私塾念书,幼小的苏雪林只能“自学成才”,经过时间的历练,她也能粗浅的读懂四大名著和各种古文书籍。这种为达目的决不放弃的生活态度,一直支撑着她今后的生活轨迹。在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名著之后,留学日本回来的叔叔觉得她是个可造之才,说服了她的父亲,她终于得以进入了一所基督教小学读书。

不过好景不长,刚过半年时间,苏雪林就随母迁移,被迫中断学业。她内心积郁,大病一场,但仍未放弃求学深造的梦想。不久,安庆省立初级女子师范登报恢复招生,她不惜以死抗争,终于让顽固的祖母答应了她。自此之后,她一路高飞,终有所成。

在安庆女师的日子如鱼得水,她能说会画,很快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后来,为了逃避婚姻,她又北上,前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就读,此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不久,整个北京城都因为“新文化运动“而变得历久弥新。

苏雪林师从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陈衡哲等知名教授、学者,同学中又有庐隐、冯沅君、石评梅等追求女性解放的才女,在他们的影响下,她的思想发生了质的转变,不仅更多运用白话进行写作,还在一些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自己的政治观点。她已经不满足于国内的学习,想要去世界看看的想法一直萦绕在心头。

1921年,正值青春的苏雪林瞒着家人,踏上留法之路。她在法国先后学习了西方文学和绘画艺术,不过健康问题和家中的各种变故,促使她最终辍学,在3年后回到国内,奉命成婚。这段坎坷的求学经历一直影响着苏雪林,也通过她持续笔耕不辍的文学作品体现出来。

二、婚姻生活,缺少浪漫

苏雪林在浪漫的法国度过的这三年,其中不乏有许多人曾经追求过她,她也和其中一位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甚至幻想能够厮守终身。但是在国内,她早就有一位未婚夫张宝龄。这门亲事是家里给她定下的,遵照门当户对的传统礼仪,然后她并未和张宝龄有过过多的接触。

张宝龄和她学历相当,甚至比她更甚,他肄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理工课程。一个是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女诗人,另外一个则是满脑子理论数字的理工男,两个人自然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她曾在文中这样写道:“我是只蝴蝶,恋爱应该是我全部的生命,偏偏我在这个上仅余一页空白。”

虽然心中万般不愿,苏雪林也尝试和父母提出退婚,不过由于父亲病故,母亲的多次劝阻,最终她还是嫁与了张宝龄,成了“张家妇”。婚后不久,她的母亲便不幸亡故,失去了世上最信任的依靠,她只能随丈夫前往苏州安家。

丈夫在东吴大学任教,苏雪林出任由苏州基督会所创办的景海女师的中文系主任,并由陈钟凡先生介绍在东吴大学兼授古典诗词课。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她向往自由的爱情,但也无法摆脱传统的束缚,这种矛盾在她的婚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她不愿意为家庭付出,认为这种是旧时代妇女才有的做法,她也和丈夫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认为他不懂浪漫,耿直木讷,这也为她后来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后来夫妇俩辗转上海、苏州,担任过不同学校的教职,直到1931年,苏雪林才在武汉大学安顿了下来,之后在那里执教了18年,张宝龄则一直留在了上海。

一晃到了1949年,苏雪林决定前往香港担任真理学会的编辑,后决意前往台湾,张宝龄则留在了大陆,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分开了,但此生致死再也没有相逢。张宝龄在1961年因病去世,两人24年名存实亡的婚姻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即使没有分开,从苏张两人的日常相处可以看出,他们也很难得到幸福。据说,曾经有一次,张宝龄想要苏雪林为他做一碗汤,但是苏雪林认为自己并不是所谓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旧时代女性,就没有同意,这件事也没有了下文。但是裂缝就这样在日积月累中越来越大,直至变成难以消除的隔阂。

这段婚姻不应该责怪他们其中任何人,这是复杂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其中参杂了太多了不可抗因素,而两位主人公在无力改变的现状的情况下就选择了逃避,各自安好,互不干涉。也许有人会说,他们为什么不可以彻底分开,而是要挂着一纸婚约,名存实亡。也许是时代不允许,也许是心里不愿意,毕竟在那个年代,能够勇于跨出这一步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三、扎根台湾、晚景凄凉

从香港到达台湾后,苏雪林就一直扎根在了那片土地,教书育人,著作出书。她先后出版了《鸠那罗的眼睛》、《青鸟集》、《屠龙集》等作品,并且为了潜心研究楚辞,二赴法国,省吃俭用,勤工俭学,就为了所谓高尚的艺术追求。在再次回到台湾后,她再也没有离开过那里。1957年,赴台南成功大学任教授,直至1974年退休。

多年来,她一直一个人独自生活,回忆起那段短暂的婚姻生活,她也曾不无后悔地写道:“我也很后悔,叫他孤栖一世,不能去享受他理想中的家庭幸福,也实在觉得对不住他。”在婚姻得不到幸福的情况,她把自己的满腔热情都投身于文学和教育事业,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坎坷后,带着满腹的孤独和寂寥,在台北走完了103岁的生命历程。

晚年的苏雪林一定也会偶尔感到孤独寂寞吧!各种阴差阳错、命运使然,他们只是在错误的时间遇上了错误的人,性格的差异、信仰的不同导致了他们渐行渐远。不过终其一生,他们都选择了遵守那纸婚约,互不打扰,死生不复见,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的结局吧。

责任编辑: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