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2日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热点问题主要涉及旅游出行、演出票务、教育培训、食品安全、家装建材等行业和领域。其中,旅游出行投诉增长显著。
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今年上半年,消费者旅游出行需求得到集中释放。旅游出行涉及交通、住宿、餐饮、景点、导游、购物等多个环节,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
一是酒店行业趁节假日大幅涨价。部分酒店或民宿将住宿价格调高数倍。
(资料图片)
二是部分酒店缺乏诚信单方违约或砍单。如消费者支付完住宿费用到达现场后,酒店以房间已满等为由告知消费者无法入住。
三是旅游景区消费者体验差,如部分旅游景区超出接待能力售票,景区人流量过载;或景区临时关闭却不事先告知,消费者到达现场遭遇“闭门羹”。
四是景区购物问题多发。如部分景区内商品以次充好、价格虚高、缺斤短两现象较为严重,因消费者多为跨省市流动,事后维权成本大。五是导游强行推销、强制购物问题屡禁不止。
中国消费者协会还发布了三个典型案例。
案例1
2023年5月1日,消费者陈先生通过网络平台预订了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博美镇某酒店,在当天夜晚驱车前往该酒店前台办理入住时被告知酒店已满房,无法为其办理入住。因路途遥远,正值深夜,消费者十分愤怒,要求该酒店给予合理解释并赔偿,但该酒店却未及时出面解决纠纷,陈先生便拨打了投诉电话。经广东省陆丰市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陆丰市消委会)调查,酒店称因工作人员忘记关闭网络平台导致订单量暴增数十个。为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陆丰市消委会工作人员要求酒店对已预订但无法办理入住的客人逐一进行退款操作并主动联系做好沟通解释工作。最终,酒店为所有无法办理入住的消费者办理了退赔。
案例2
消费者刘女士投诉称,2023年4月4日在扬州市某景区购买糕点,打包完糕点后店家向其收费151.3元。刘女士认为价格超出预期于是索要小票,店家表示因下班核对账务暂时无法出具小票。事后添加店家微信,拍摄小票照片后,刘女士发现没有对应的客单价和重量,只有一个价格总数,于是保留食品未动,回家后用新买的电子秤称重,发现只有0.98公斤。然而店里试吃时,店家回答其他客人,该糕点价格是58元/斤,价格与实际严重不符。于是投诉至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致电商家核实相关情况,商家对多收钱款已退费,消费者对处理结果认可。
案例3
2023年3月28日,消费者黄先生向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其于今年3月在网上找到杭州一家公司的地接导游服务,价格为四人三天2960元。该公司承诺“品质游,0强制消费,0购物”。但实际旅游过程中,先后被导游强制安排到玉石卖场、丝绸棉被卖场、茶叶卖场等听推销讲座,每场推销讲座不少于一个半小时,不听讲座还会被骂。消费者带着家里的老人去旅游,却被要求一天站三四小时听讲座。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目前,全国大中小学已经陆续放假,暑期旅游和研学市场火热。学生和家长出行前一定要做好计划和攻略,综合考虑气候、行程、身体状况等因素,提前了解目的地和景区相关公告,避免扎堆。在外旅游时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到文明出游、理性消费、安全度假。旅游服务中常见的问题有项目减少、额外消费、行程变动、退款困难等等。异地出游,要避免冲动消费、跟风购物。如购买当地特色商品,要事先了解当地有何特产、大致价格水平等,做到心中有数。如购买贵重物品,建议选择当地知名正规商场,购物后要主动索取票据等购物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