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朋友圈刷到B站今年的五四宣传片,有个很抓眼球的标题,《如何快速变老》。
(资料图)
这次B站一改前三年严肃正经的“说教”,转为幽默诙谐的风格。
请来主讲的王渝生老教授年过八旬,但举手投足都充满活力,带着口音的普通话也非常亲切,为整个视频添了一分可爱。
视频内容很容易懂,相信不需要太多解读,大家都能理解教授是在说反话。
所谓的“如何快速变老”,本质上是在说,规避什么样的行为,会让人由内而外保持更年轻的状态。
说让大家留啤酒肚,其实是让大家保持运动、控制身材。
还具体到了“每一顿应酬都别落下,别人劝酒你就喝”,看似是提醒观众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往深了挖,其实是鼓励大家对应酬、劝酒这类糟粕文化勇敢说不。
说让大家“保持焦虑的心情”,其实是让大家在压力下学会自我调节,避免精神内耗。
说让大家不要有求知欲,其实也就是让大家对新东西保持好奇心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对未知的世界永葆探索欲。
我看评论区也都理解视频的意思,在此就不再详细解读了。
但我特别想就着求知欲这一点展开讲讲。
求知欲可能是年轻最大的特征之一,对任何事都感兴趣,遇到不明白的一定要问为什么。
而最初的互联网精神,或者说美德,就是不求回报地分享知识。
现在也有很多人依然在这样做,我们都受惠于这样的分享精神,它使得互联网不仅可以提供娱乐,还能让我们学到真正的知识。
但也会有些读者,回忆起来发现自己所有时间都用来上网和人吵架了。已经很久很久没学习到任何知识了。
这些人曾经是平台们最喜欢的用户,毕竟他们足够活跃,给平台贡献了很多流量,他们花费的时间,精力,打出的每一个字,都是平台赖以生存的养料。
或者说难听点,他们就是韭菜。
看到这你可能要不服了:
我天天看热搜,了解这个世界发生什么事了;看到不能理解的事情,积极发表观点,这不也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
这就是算法高明的地方了,算法会把最容易撩拨起情绪,值得争吵的事情推到我们面前。
算法吞噬了我们的时间,还让我们误以为自己的意见至关重要。
其实很多时候冲突是没那么严重的,更多时候世界是没有那么糟的。
阿兰·德波顿在《新闻的骚动》中提过,当我们追随每日新闻时,一定会从中发现,最黑暗的事实或许就发生在身边。
我们花在新闻上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产生两种情绪——恐惧和愤怒。
那种感觉就像是把一枚海贝贴在耳边,任由全人类的咆哮将自己淹没。
于是很多时候,很多人上网,以为自己在查阅新闻,在“了解这个世界”,其实都只是为了吵架而吵架,除了宣泄当下的情绪,毫无意义。
甚至时过境迁,当你重新回忆起当时的扯皮,可能还会觉得自己当时吵架吵错了,其实对方才是对的。于是开始懊悔、怨恨,觉得自己在虚无中浪费时光。
这不是求知欲的表现,这只是精神内耗。
另一个事实是,互联网上大部分的争论其实都没啥对错可言。
就像辩论赛一样,本质上正反都可以说,言之有理就行。
把这个当作爱好,没事和人对对线可以怡情,但太认真乃至于全身心投入进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信你坚持一个月不参与这种吵架,好好读一本书、做一项运动、学一项技能。然后再回去看,会发现世界还是一样。
新闻热搜上还是差不多的内容,那些差不多的人,就着差不多的事情,发表差不多的观点。
当然,人在某个阶段都是好斗的,都热爱上网吵架,想要说服,打败别人,甚至以为这才是年轻该有的样子。
如果只认为年轻是一个人生阶段,十多二十岁,那这样想也没有错。
但在我看来,年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精神风貌。
就跟B站这次五四视频里说的一样,年轻是对新的人事物保持兴趣,思想开放。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让知识系统保持新陈代谢。
这才是真正的年轻。
相反,现在一些所谓的“年轻人”沉迷与互联网上与人争论,甚至制造争端,陷在某种周而复始的漩涡里,其实很快就会感到疲惫和无趣,对周遭的人和世界充满失望和厌倦。
觉得一切都糟糕透了,整个世界毫无希望。
而这种愤世嫉俗,并不会让大环境或者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好。
当然也有人会说,可是现在的大环境确实很糟糕,我难道要掩耳盗铃假装看不到吗?
是的,现在大环境是不好,人也确实容易焦虑。
越焦虑,我们越容易在漩涡里打转,变得一点就着,心里时常憋着一团没来由的愤怒和不安。
但大环境不好是全球性的问题,作为个体,我们能做的,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在逆风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优势点,度过艰难时刻。
大环境复杂严峻,我们作为普普通通的个体,到底能怎么办?
B站五四的片子也许可以给到一些启发。那就是保持身体的强健,思想层面的解放,以及尊重和热爱科学。
也许在短期内,我们会觉得这很难,甚至觉得即使做到了也没什么用,这种看似有些“形而上”的行为,似乎依然无法对抗现实层面的问题。
但长期这样做下去,确实可以让人保持年轻的,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心态。
尤其是很多人都未必能意识到,对科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真的会让人不管到了什么年纪,都保持一种精神矍铄的状态。
我们非常尊敬的袁隆平老先生,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年其实身体都非常健康,九十几岁了依然可以下地干农活。
因为对他来说,在田野里劳动并不是纯粹的吃苦,他就是能从中得到乐趣,甚至是意义感,他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是怀揣着一颗年轻的赤子之心。
包括王渝生教授,80岁了,按理说完全是可以在家颐养天年的年纪,但他不仅依然热衷于科研事业,还跑来B站做UP主,跟比自己小好几轮的网友们打交道。
还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老顽童”。
凭着活跃在B站上继续他的科普事业,王老去年还获得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就像他自己在视频里说的那样,一个人的身体依然有细胞的更替,精神上依然保持向外探寻的好奇心,想变老,都不容易。
可是保持年轻的意义又是什么?
年轻,就能对抗大环境的复杂和低迷吗?
当然不能。
但至少年轻,就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只有保持年轻,才能在时代的转机到来时,足够敏锐地发现和抓住机遇。
就像今年80岁的王渝生教授,他的很多同龄人可能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更别提在B站拍视频,用年轻人能懂得的语言方式,深入浅出地给大家做科普。
可以说,王老就是比他的同龄人,甚至很多生理年龄上的年轻人,更适应这个时代。
另外,保持年轻虽然未必能左右现实,改变世界,但至少可以不那么容易被世界所改变和动摇。
我们总说年轻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想要“坚持自我”。
年轻的人没那么容易被裹挟,被影响,被教化,他们相信“什么都锤不了我”。
那或许从另一个角度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保持年轻,愿意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是不是也就等于让这个世界也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变化?
最后,即便是在相对动荡的当下,有一种年轻,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多抵御一点外来的压力也总归是好事。
虽然世界在撕裂。
但也有人在尝试修补它。
无论能修补多少,能修补一点是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