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答好主题教育“民”字题

来源:云南网 发布:2023-08-04 17:58:19


(相关资料图)

作者:李芝

当前全党正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基层党员干部必须践行群众路线,学会深入基层掌握民生实际,找准问题症结,方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听民声,深入基层“领题”。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群众的利益是最重要的,政府应该以民为本,倾听民意。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也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强调了政府应该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群众工作,听取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政府就像是一艘船,而群众就像是船上的水手。如果船长只顾自己的想法和决策,而忽略了水手的意见和反馈,那么船只很可能会遇到危险和困难。相反,如果船长能够听取水手的建议和指导,那么船只就会更加平稳和安全地航行。同样地,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基层,眼睛向下,扑下身子,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情怀,倾听民众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才能真正发现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找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体民情,细思深研“破题”。明确了“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重要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就要以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困、暖民心为目的,采取“走出去”、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深入田边地头、树下或是村祠堂里,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变被动为主动,变上访为下访,畅通群众利益表达诉求渠道,应秉承着“把政策送下去、把温暖送下去、把情况带上来、把诉求带上来”的工作作风,以拉家常、聊邻里等零距离的沟通方式为“切口”,做好政策方针的宣传者和群众意见的倾听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了解问题痛点难点堵点,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找准对策,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当地、化解在基层。

解民忧,实干担当“解题”。党员干部要有“快脚板”,走基层掌握真问题,更要有“铁肩膀”,把解决群众问题的责任扛在肩上,为民纾难解困,当好群众“领路人”。要将基层调研收集的信息梳理成问题清单,强化跟踪问效,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一件件解决。要加大基层组织政治建设,提升组织力,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为抓手,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答好民生之问,解好民生之题。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